中国绿色时报6月15日报道2007年冬,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武定县狮山镇西和村出现了几十年未见的群众性大规模荒山造林热潮,短短几个月,就在2000多亩荒山上种下板栗、核桃、大树杨梅等经济林。群众为什么有如此高的造林热情?这还得从西和村村委会抓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促进各民族团结的事说起。
让村官经受林改的考验2006年9月,西和村被列为武定县两个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试点村之一,原因是西和村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西和村居住着分属汉、回、彝、苗、傈僳、傣6个民族的村民,具有多民族混居的特点;兼有坝区、半山区和山区三种不同地区;山林权属具有跨区域性。几年前,西和村是汉、回两族因山林纠纷引发矛盾冲突最为激烈的地区。
因此,妥善调处林改中的山林纠纷,促进农村和谐稳定具有重要的借鉴和指导作用。上级明确要求,试点只能成功,不许失败,并且要在试点出经验、见成效。村委会成员深知自己肩上担子的分量。
怎样才能把试点的林改工作搞好,如何才能让群众从林改中得到实惠?林改让西和村的村官们面临着一场严峻的考验。让群众成为林改的主人林改直接涉及西和村委会17个村民小组1044户4307名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到全村的经济发展、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要让群众接受和拥护林改,必须先让群众了解林改的目的意义、方针政策、内容范围、方法步骤,让群众成为林改的主人。为此,西和村党支部召开了有党员、村民小组长、村民代表等参加的林改工作动员会,向群众讲清为什么要林改,林改将会给群众带来什么样的好处,用“知情、明义、支持、互谅、共富”10个字统一大家的思想。西和村村民们通过对林改的逐渐了解,纷纷表示要支持和配合村委会,把林改工作搞好。
群众成为林改的主人,为林改工作顺利开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让方案体现村民的意愿确定林改方案是林改工作的重要环节。西和村山林面积大,情况复杂,有的村集体山林多,有的村集体山林少;有的村山上被其他村的村民葬下坟墓;有的村1982年林业“三定”时分给村民的荒山,由于本人不去管理,被其他村民种上了果树。
诸如此类棘手问题到底如何处理?村委会成员深入各村民小组发动群众,结合本村的实际,反复酝酿林改方案,让方案充分体现村民的意愿。他们每到一村,就向村民明确表态:在不违反国家大政方针的原则下,具体问题的处理由多数村民说了算,调解林权纠纷时坚持三个原则:尊重历史,照顾现实;坚持互谅互让,有利民族团结;坚持群众自愿为主,说服教育为辅。西和村17个村民小组的林改方案全都经过了村民大会讨论、村委会初审、村民表决及上级党委审批的“四堂会审”程序才付诸实施。
由于主意由群众出、办法由群众想、方案由群众定、界线由群众划,林改结束时,全村1201宗林地、11639亩山林(其中商品林8363亩、公益林3275亩)有2712亩划为自留山、808亩为责任山,集体统一经营4720亩,家庭承包2732亩,其他形式承包660亩。参与林改的779户村民没有一户上访,林改工作得到多数群众的认可和肯定。
让林改成为民族和谐的载体在西和村,群众对林地的权属问题相当敏感,加之有回、汉两族10多年的矛盾,如果在某些问题上稍微处置不当,就可能使林改成为引发两个民族矛盾的导火线。面对严峻复杂的林权纠纷,村委会一班人发挥共产党员、村民小组长、老干部、德高望重的老人以及清真寺管委会负责人等村里“能人”、“精英”的作用,把他们组织起来,编为3个林权纠纷调解小组,每组明确负责5个村组至8个村组的林权纠纷调解工作。
由于调解小组的成员在群众中威望高、办事公道、方法得当,多数林权纠纷都在现场得到解决。据统计,在整个林改过程中,西和村共出现林权纠纷299件,目前已全部得以解决,林权纠纷调处率达100%,及时妥善调解林权纠纷成为西和村林改试点工作的一大亮点。
2007年11月8日,楚雄彝族自治州林改工作会议全体参会人员专程到西和村现场参观。2008年5月7日,云南省政协视察组到西和村委会视察时,对西和村加强林权纠纷调解、促进民族和谐的做法给予了高度评价。
让各族群众共享林改成果通过林改,干部群众维护民族团结的意识得到进一步增强,也让各族群众得到了实惠。2008年,大西村汉族学生张建琼考取昆明医学院,但由于家庭困难上不起学,清真寺便组织回族群众捐款6000多元,圆了她的大学梦;小西村的汉族学生郭建红也由清真寺组织回族群众捐款圆了大学梦。林改让西和村的民族团结得到进一步加强,民族关系更加和谐,同时也促进了全村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1.5公里长、10米宽的水泥路建成了,两个占地3000平方米的全县唯一村级停车场启用了,清真烧烤城热火朝天,伊斯兰农贸市场、伊斯兰夜市和独具伊斯兰风格的旅游业蒸蒸日上。
西和村被楚雄州委、州人民政府授予“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称号,西和村林改试点工作得到了各级党委肯定、林业部门认可和人民群众满意。在林业部门的支持下,去冬今春,西和村先后从外地调进核桃苗,全部种在林改后的荒山上。全村以一家一户造林为主,联户造林和集体造林为辅的方式共种下板栗1800多亩、45000多株;核桃200多亩、4000多株,有的林农还筹划着要在山上建果园农家乐,发展特色旅游业。
去年,全村板栗产量达660多吨,收入达300多万元。全村林业总收入达到380多万元,林业收入上万元的农户达30多户,农户人均纯收入达2800元,比上年增加800元。西和村人相信,随着林改政策效应的充分发挥,群众的绿色梦想一定会变为现实。
本文关键词:尊龙凯时 - 人生就是搏!,尊龙凯时 z6com,尊龙凯时 - 人生就是搏!-z6com
本文来源:尊龙凯时 - 人生就是搏!-www.maocopy.com